在寒假的南亚风云联动体系中,湾区模联实验了提供非确定信息的推演策略,取得了较好成效。这篇文章结合寒假会议的情况与我个人的会议经验,就会议中的信息流动问题进行探讨,尝试回答学术团队如何设置博弈和如何管理会议信息流的问题。
在峰会联动中,代表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会议指导中心、会场、磋商和媒体四种渠道。在四种渠道中,前三种都由于席位差异具有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性。近年珠三角地区的峰会联动淡化了会议指导中心的信息发布作用,也利用自由会期制模糊了会场和磋商的界限。在这样的会议中,代表收到的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升。这使得代表对会前准备和个人经验的依赖增强,进一步加大了会议中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应得到峰会联动的设计者、完善者和参与者的重视,并在办会与参会中利用信息差改善会议体验,增强会议真实性。
峰会联动是沙盒式的会议,代表在学术团队设定的框架内自由博弈,无需学术团队干涉。这种会议的推动力是会议设置中参会各方存在的核心矛盾,即“选择题”。代表在会议开始时根据立场从不同选项出发进行博弈。又由于会议同时存在数个主要矛盾,代表需要在不同方向上进行取舍。代表需要获知的信息可以归结于其他代表的目标、底线和让步条件。这三项信息一方面来源于会议学术背景,一方面来源于代表自身的认识水平。
由此,在会议准备期间,就存在代表与学术团队、优秀代表与一般代表的信息不对称。代表与学术团队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体现在学术团队的资料搜集能力强,且为团队作战,拥有较多史实资料;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术团队通过学测和立场文件对会场代表有较全面了解,代表缺乏这一信息来源;还体现在权限、可用资源等会场设置仅学术团队可全面获知,并对会议设置有最终解释权。而优秀代表与一般代表的信息不对称除来源于资料搜集能力的差异外,还来源于对其他代表立场进行推理水平的差异。
会议开始后,学术团队与优秀代表的信息差减小,优秀代表与一般代表的信息差增大。会议进行过程中,会议指导中心的信息来源是会场主席的报告,代表上交的文件与媒体报道,与代表获知信息的渠道相同。而随会议进程推进,优秀代表逐渐获知其他代表立场和底线,并对学术设置有一定了解,其拥有的信息量开始追赶学术团队。部分水平更高的代表甚至有余裕释放干扰信息,干扰其他代表乃至学术团队的判断。一般代表处理会场繁杂信息的能力有限,对学术背景的了解较少,从会议信息流中截取的部分少,与优秀代表间的信息差逐渐增大。
优秀代表拥有的信息增量较大,而学术团队和一般代表拥有的信息增量较小的结果是学术团队对会议的控制力随时间下降和一般代表落后于会议进程。在作者设计、参与过的多场联动会议中,这一趋势始终存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术团队可以推卸对会议结果的主要责任。峰会联动的设计究其本质是对主要矛盾和代表博弈的设计。有部分设计认为这些矛盾和博弈需要代表完全遵循与现实政治人物相同的行为模式。在这类设计中,会议进程脱离原设计轨道的案例为数不少。然而,考虑到代表与历史人物的思维与信息差异,使用基于历史会议经验总结出的模联代表行为模式作为设计依据更为恰当。另外,矛盾和博弈的设计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容错和纠偏能力。这需要学术团队对代表可能产生的认知错误和决策错误有预期。这两点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即运用自身信息优势——作为较资深模联人对代表的了解,进行会议机制设计。
在主要矛盾和代表博弈合乎现实的基础上,设计者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利用会议信息不对称现象贯彻设计意图。
一是在设计时对代表行为进行推演。推演时设计者可为会议主要参与方(代表个人或内阁)设计由激进到保守的数种策略,并进行适当数量的排列组合。推演基于会议开始时的立场,主要目的是预测会议进程的时间节点,并反复验证矛盾和博弈的多种发展路径。根据预设议题或事件顺序,设计者可以得出诸如某议题达成决议的时间,某地区易手的时间等结论。据此可以对会议的结果形成预期,并调整会议的矛盾和博弈设定。另外,对会议结果多样的预期可以使主席团更从容,减少不必要的干涉。
二是将精确信息和非精确信息分离,并明确其边界。作者认为,可以查询到的史实信息和会议核心事件的主要部分是精确信息,代表本人的权限和资源也是精确信息。而某一时间节点后的会议世界发展、其他代表的权限和资源是非精确信息。会议开始后,学术团队持有基于文件和指令进行推演的“真相”,而向代表说明其收到的信息是经过模糊和修改的“部分真相”。在实践中,无论学术团队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如何,代表都倾向于怀疑发布的信息而对其真假进行综合判断。这对提升会议的拟真性有很大帮助。
这一机制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学术团队的推演能力产生较大压力。在峰会联动中,学术团队需要处理的信息较少,会场谈判需要的信息更新也较慢,通过回合制时间轴、限制指令权等方式可以对冲其影响。但其他形式的联动是否可以采用这一方式则有待探究。
三是利用会议信息真实程度调控代表行动风格。人厌恶风险,喜爱确定。在信息模糊的会议中代表需要用较多时间精力研究信息来源,形成决定较慢。且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形下倾向于选择损失较小的方案。因此,增大会议信息模糊程度可以使代表采取保守的决策风格,防止会议事态激化,导向世界大战等极端结局。相反,需要代表进行高强度直接对抗的会议则需要高透明度。高透明度的极致就是单委员会会议,所有代表都对会议进程有相同的了解程度,倾向于用最直接的方式说服其对手。根据第一点中提到的会议预期管理,设计者可以利用不同的会场信息策略来控制会议进程,使会议结果与会议目标相接近。
四是充分利用主新闻中心的信息流通作用。峰会联动中的媒体强调其信息流通作用(消息)多于舆论影响作用(社论)。会议设计者需要在设置主新闻中心时合理规划主新闻中心的稿件发表规则和学术团队发表实况简报的规则。在会议信息不确定的峰会联动中,学术团队不应作为会议中的实体向全体代表发布任何消息,而应通过主新闻中心发布消息。优秀的主新闻中心设置可以加大代表接收的信息流量,同时保留会议背景中“真相”的模糊。
综上,在峰会联动的会议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做到在信息上相对代表“升维”,在会前了解代表的多样行为并将之纳入考虑,在机制上善用信息差影响代表行为,调控会议进程。
I was excited to find this website. I want to to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just for this wonderful read!! I definitely really liked every part of it and I have you saved to fav to look at new things in your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