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edia Era by Dr. Li, Tsinghua University

作者李潇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领域为新媒体、财经传播、舆情研究,新闻与传播、财经、社会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

溯源与内涵

“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是新闻行业职业化的一种专业规范和精神。它的诞生经过了大约四个世纪的发展。

16世纪后期,新闻印刷品开始问世。17世纪初,德国诞生了近代报纸。英国的新闻业开始对政治产生影响。1772年,英国的报刊获得了国会的旁听权,不仅能刊登新政策,还可报道议员的发言。因而,新闻界在英国被称为是仅次于贵族、僧侣、资产者的“第四等级”。新闻界在社会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为人所看到和认同。1981年,雷蒙德创办《纽约时报》,提出要在政治上保持独立性,报道客观、议论公平。20世纪80年代,商业经济发展,新闻业开始反省商业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不良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更加趋于完善。

目前,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了客观性真实性独立性自由性为原则的新闻职业化规范和精神。它的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服务于利益团体

“客观性”即是新闻工作者立场中立,摒弃偏见,在采集信息、内容“把关”时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进行选择,而非受到个人好恶或其他利益所影响;在报道时,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客观性”应体现在整个报道流程。

“真实性”即是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不仅是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而是必须达到整体性的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如果失去了“真实性”,客观、独立便失去了基础。

“独立性”即是新闻工作者应该保持独立,不受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威、利益团体所影响。这体现了媒体的社会公器功能,表明媒体的目标是服务于民众,而不能成为任何机构团体或个人的工具。

“自由性”即是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自由是一种理念和行动的权利。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

以上即是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

 

中国语境下的探讨

在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有了新的内涵,新闻业需要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传播,扮演了党和国家的宣传者角色。

从这种变化来看,我国新闻业承担的功能更少,角色更单一。在业内,我国新闻行业承担了更多为国家服务的功能,更多地服务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命。那么,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就有了更多的内容,其内涵含义应包含“客观性、真实性、独立性、自由性”四大原则。

因而,新闻工作者遵循普适意义上的“四大原则”,就是秉持了新闻专业主义。只是,中国新闻工作者需要考虑国家主流意识,而不仅仅是做着一份普通的职业,而是要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服务

 

新媒体时代下的挑战

如今,全球互联网时代发展已经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变,也为“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挑战。

首先,由媒体这样的组织机构作为传播者,变成了全民可传播。普通民众可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网络新媒体发布信息,其中就包含新闻属性的内容。普通民众被信息科技“赋权”,有了发布信息的渠道。

普通民众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覆盖各类人群,文化教育水平不一,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不一、立场不同。民众在传播信息上,难以做到像接受专业训练、行业内长久积淀的新闻工作者一样,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独立性。这可能带来谣言、网络暴力、侵犯隐私等问题。

其次,从单向传播变成多边多向的互动传播,即双向传播、群体传播。传统的新闻传播,例如电视、报纸,读者观众难以及时反馈,难以跟发布新闻和节目的人互动。现在,民众可通过网络渠道接触、联系内容发布者。民众的力量被释放,群体的能力在新媒体的发展被激发。

民众的声音在网络上被大家所听见,可形成网络舆论。在舆论洪水下,可能形成一边倒的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伤害现实中的个人和企业,甚至影响司法审判。

再者,传播方式多样化、迅速,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大的传播优势。网络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即刻传播,例如直播。国内外的信息可通过互联网达到全球传播。

这是新媒体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尊重客观性、真实性、独立性、自由性,新媒体就容易成为个人或组织利用的工具。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环境变得空前复杂。其实,一些新媒体机构为了获利生存,容易受到商业的影响,博人眼球。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变轻,反而更加重要

 

拓展延伸

“新闻专业主义”本来是新闻传媒行业工作者需要遵循的职业规范和精神。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还给普通民众也提出了要求

显然,不可能任何行业的普通民众都能像新闻从业者一样做到专业标准,这就需要提高普通民众的“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获取、解读、使用的能力。第一,可以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媒介信息的能力;第二,可以客观、准确地认识、识别大众传媒及其所传递的信息,具有批判性,而非盲目相信;第三,参与、使用媒介及其信息的能力。

教育、经济水平、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等都会影响全民媒介素养的水平。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普通民众的媒介素养水平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提升。但这是一个不可控的长时间过程,可能无法跟上目前新媒体的发展,通过适合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